传媒聚焦

【新华网】首封发出!国科大本科录取通知书里有“北斗七星”!

  • 满载“天地瞩望”,启程“科学之旅”

    1.jpg

    7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送出2023年首封本科生录取通知书,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孙奕飞从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郭田德手中接过了一份包含“天地瞩望”的“录取礼包”。天上“北斗”璀璨领航,地里“金豆”薪火相传,启封国科大2023年本科生录取通知书。一支金色“北斗七星”映入眼帘,熠熠闪光。组成“北斗七星”的“东生118”产自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团队7年时间精选培育的耐盐碱新品种,也是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们的品质,见证了科研工作者敢为人先、向困难亮剑的精神,它们的成长,记录了国科大师生攻坚克难、与时间赛跑的故事。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虔诚地仰望星空,望向北斗,从不放弃求知探索和勠力同心前行的渴望。正如国科大校长周琪院士致2023级本科新生的信中所言:希望你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已在心中埋下一粒科学的种子,把“科技创新”作为永恒的理想追求,把“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作为一生的前行方向。

    5.jpg

    2015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来到吉林西部盐碱地实地考察,寸草不生、泛着白花的盐碱地却让冯献忠研究员既兴奋又忧愁,“若能让大豆在这片盐碱地上开花结果,将可有效扭转我国大豆依存进口现状。”自此,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盐碱地大豆“种子选手”选育攻关战正式打响。冯献忠带领师生团队建成40万个株系的大豆突变体种质资源库和大豆多基因聚合技术平台,建立了以育种方案全基因组选择设计,育种后代基因芯片选择和加速育种的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平台。经不懈努力,分子设计育种系列的“东生大豆”陆续通过审定。2022年10月,“东生118”在未改良的中重度盐碱地上首次种植亩产达到150.4公斤,成为了吉林西部盐碱地增收的“种子选手”。


    浩瀚苍穹,北斗璀璨,大豆组成“北斗七星”阵列,种子指引“科技创新”航向,愿它为国科大新生指明通往新征程的方向。爱迪生曾说过:“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钻研科学既要仰望星空探索未知又要脚踏实地直面困难,冯献忠希望这七颗大豆在给国科大新生带来惊奇的同时,萌发他们心中探索科研的种子,在“北斗七星”的指引下长出希望之叶,绽放青春之花,收获成功之果。

    8.jpg

    于盐碱地中破土而出的信念,都倾注在这七颗小小的豆子里。如今,国科大将七颗“东生118”,送到你的手中,予你“斗志昂扬”的干劲,予你“斗重山齐”的期许。愿你“破土出金”,成为一颗“独立自主”的种子;愿你“碱地生金”,成为一颗“矢志奋斗”的种子;愿你“点豆成金”,成为一颗“协同创新”的种子。同题共答,同向而行,将青春梦想掷向科学征途的星辰大海,用勇毅担当应答创新路上的国之疑难。

    9.jpg

    属于你的荣耀时刻,值得祝福和纪念。国科大还随录取通知书寄送了一份电子可信时间戳,让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见证你的录取时刻。一本《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希望你能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恪守“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12位两院院士寄语为你踏上旅途的惊奇时刻加冕,翘首以盼你灿若北斗星辰的未来。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我们相约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向“北斗指明”的方向前进!前进!

    原文链接: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5b1aad4d57b68ee3c69c55c5bd7e6d18&timestamp=27289

    责编 : 张文静